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、铸锭(拉棒)、切片、电池片、电池组件、应用系统等 6个环节。光伏设备包括在上述各个环节应用的相关工艺设备,基于是否具备投资价值考量,我们集中关注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设备。其中,光伏电池片设备是指将硅片加工成为电池片的相关设备,处于硅片与电池片的中间环节,包含7 类工序,合计8 大类设备。光伏组件设备是指从电池片到组件所需的生产设备,包括玻璃上料机、串焊机、层压机、测试一体机、自动分档系统等十多道工艺设备。
光伏设备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:一是增量需求,主要指下游厂商新建产能带来的设备需求;二是存量需求,主要指存量设备受技术迭代带来的替换需求。以电池片设备为例,未来其发展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:
驱动因素一:技术迭代带来的设备升级需求
①设备的性价比提升。2015 年以前一条普通的光伏电池线产能通常是 50MW,而目前一条光伏电池线产能通常是200MW,但是单线的设备投资额却相对稳定,电池片设备的性价比不断提升。从具体投资来看,2010 年投资的上海超日太阳能电池项目对应的单位设备投资额为 20.8 亿元/GW,2016 年投资的横店东磁电池片项目对应的单位投资额为 6 亿元/GW,而根据公司 2018 年 9 月17 日捷佳伟创的公司公告,目前1GW 光伏电池生产线根据不同工艺设备投资约为 2-3 亿元,光伏电池片设备的性价比正不断提升。
②电池转换效率提升。太阳能电池所用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、薄膜太阳能电池、聚光太阳能电池、有机太阳能电池。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并不相同,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市场的主流。根据智汇光伏统计,2016 年底我国高效 PERC 电池产能为 9.58GW,2017 年增长至 27.35GW,且从下游厂商规划来看,2018 年高效 PERC 电池产能有望增长至 59.73GW,增速正持续提升。
驱动因素二:政策扶持
2018 年11 月1 日,通威股份刘汉元等四位光伏民营企业家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,刘汉元先生作为代表发言,把光伏行业在能源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531政策对行业打击向最高层领导汇报。
高层积极表态,行业政策将出现反转。光伏企业代表向高层直接汇报,呼吁坚决推动能源革命,同时减免可再生能源税费。
高层当场表态:1)坚决推动能源转型;2)政策前期考虑不周,没有留足调整期;3)坚决执行巴黎协定诺言,推动节能减排。我们认为高层表态释放积极信号,国家对于清洁能源的支持态度始终未变,光伏政策将出现重大改变。
2018 年 11 月 2 日,能源局召开座谈会,会议要点包括:1)明确 2022 年前光伏都会有补贴,有补贴项目和平价上网项目并行;2)每年规模要保证,补贴要下降,大幅提高十三五光伏建设目标,认为 210GW 不够,可以更加积极一些;3)认可户用单独管理;4)未来一个多月,国家能源局将重点加速出台 2019 年的光伏行业相关政策,对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。
此次会议释放多个利好信号:1)531 后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快速下行,市场对于 2019 年装机目标悲观。能源局对十三五装机目标提出积极指引,预计 2019年装机有望达到 40GW 以上,较 2018 年实现增长;2)531 新政加速产业链降价,加速部分中小企业、海外企业退出,龙头市占率提升;3)2022 年以前补贴确定性提升,预计新政策将相对温和,2019 年行业政策将于近期出台,行业最大不确定性有望消除。
锂电设备:高端产能不足,低端产能过剩
海外市场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兴未艾。近年来欧洲车企巨头纷纷发力新能源电动汽车,全球知名电池企业也相继布局欧洲市场,韩国三星 SDI、SK 集团计划在匈牙利建厂,韩国 LG 化学计划在波兰投资 16.3 亿美元建设电动车电池工厂。可见,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。
高端电池产能供不应求,行业马太效应显现。
目前动力电池名义产能超过200Gwh,
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,2018 年1-10 月动力电池产量 53.1Gwh,总体产能过剩,但高端产能不足,头部企业满产满销。
9 月-11月动力电池(拟)企业投资总额累计1290 亿元,对应拟扩建/新建动力电池产能规模 190GWh。
从短期来看,头部企业动力电池供不应求,龙头持续扩产,行业处于产能布局提速的2.0 时代;不同于1.0 时代,此轮产能扩张更加向头部企业集中,马太效应明显,后续海外龙头在国内扩产有望接力,锂电设备龙头率先受益。
服务机器人:需求增长,国内渗透率低
劳动力成本上升、“懒人经济”快速兴起、居民居住条件改善、国家政策扶持、智能家居“入口”性质等因素驱动服务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,市场需求大。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出货量 928 万台,同比增长 37%;2018-2020 年预计累计出货量4333 万台(CAGR 24%)。2017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 83.5 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38%;2018-2020 年预测累计销售额380亿美元(CAGR 22.35%),销售额增速低于销量增速主要是因为中低端个人/家庭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占比增加。
以扫地机器人为例,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根据德国 GFK 统计数据,我国扫地机器人在沿海城市的产品渗透率仅为 5%,内地城市仅为 0.4%,与发达国家16%相比仍有较大差距,与吸尘器30-40%的渗透率相比也有较大空间,市场前景广阔。
口腔医疗设备:数字化设备市场需求大
我国口腔疫病的患病率非常高,根据卫生部2014 年公布的《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》结果,发现我国居民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 90%以上,就诊率仅 10%,高发病率低就诊率现象突出。公立医院的口腔科需要排队,部分条件好、设施全的大中型医院也常常无法满足多数人的需要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种植、正畸、美白等高端牙科项目和美容项目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。
国家放开民营口腔注册资格,鼓励高校培养口腔医生。近年来,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都在鼓励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,主要政策分为两方面:(1)简化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办理手续,允许口腔医生多地执业,鼓励民营和公立市场口腔医生的交流;(2)大力培养全科口腔医师,改善民营医疗机构外部学术环境。这些政策对于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口腔医疗服务行业、加快社会办医发展速度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口腔 CBCT 助力口腔行业进入数字化诊断时代。CBCT 是目前最有前途和实用性的口腔影像设备;主要应用于口腔种植科、牙体牙髓病科、口腔正畸科、口腔颌面外科、牙周病科等其他口腔科室。我国口腔 CBCT 行业存量+增量+更换市场空间将超150 亿元。
椅旁修复系统,提高口腔治疗准确度和速度。椅旁修复系统可概括为:应用口内扫描设备、数字化修复设计软件(CAD)、小型数控切削设备(CAM)和快速烧结等设备,在诊室内一次诊疗(也可多次)完成全瓷或树脂常规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。①数字化提高了治疗准确度。根据 Straumann 分享的一项调查,它发现89%的传统印象有一个或多个可检测到的错误。英国一项研究发现,向三个英国牙科实验室提交的准备牙齿牙科印模中有 44.2%不适合进行牙科修复。②数字化提高了治疗速度。Mark McOmie 博士经过量化分析发现:在使用传统印模治疗时,他每个月只能做40 个牙冠;通过使用口腔扫描仪治疗时,他可以每月做100 个牙冠。
我国民营椅旁修复系统市场空间将超 150 亿元。不论是公立口腔医院还是民营口腔诊所,配备口腔 CBCT 进行辅助诊断的口腔医疗机构,都会配套使用椅旁修复系统进行辅助治疗,那么我们可以粗略预计未来我国椅旁修复系统的渗透率将和口腔CBCT 相当。
进口的椅旁修复系统单价超百万元,多为公立医院采购;
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数据,江门市口腔医院采购西诺德的 CEREC AC 椅旁修复系统单价高达123万元,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采购的进口椅旁全瓷修复系统单价高达 132.8 万元。
考虑到民营口腔诊所以盈利为目的,价格敏感性高,国产CBCT单价30万元下才打开了民营口腔市场,那么国产椅旁修复系统为打开民营口腔市场,假设其单价为30万元,那么民营椅旁修复系统市场空间也和口腔CBCT相近,将超150亿元。
激光设备:激光器发展迅速
全球光纤激光器行业持续发展,中国市场成为最大亮点。随着光纤激光器技术的发展以及以医美、通信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新兴下游行业需求的增加,全球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有望维持快速增长。根据Technavio 的预测,全球光纤激光器的销售额预计将从 2018 年的 19.81 亿美元增至 2021 年的 28.85 亿美元,年复合增速达13.35%。与在工业领域早已步入“光制造”时代的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激光应用渗透率仍然较低,在政策扶持以及制造产业升级的推动下,我国从2015 年开始首次成为激光器最大的消费市场,约占全球市场的 29%。
政策助力+进口替代,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空间约 80 亿元。与在工业领域早已步入“光制造”时代的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激光应用渗透率仍然较低,在政策扶持以及制造产业升级的推动下,我国从2015 年开始首次成为激光器最大的消费市场,约占全球市场的29%。根据中商情报网统计,2017 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空间为 442 亿元,同比增长 14.8%。光纤激光器方面,根据锐科激光 2018 年 11月2 日的投资者交流纪要,2017 年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空间为 60-70 亿元。
随着医美、通信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新兴下游行业需求的增加,全球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有望维持快速增长。国内市场在政策助推和进口替代的驱动下,国产激光器企业迎来发展良机。从竞争格局来看,中低功率激光器由于技术门槛较低,市场竞争相对充分;高功率激光器进口替代需求明显。